close

新華社 發自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實施以來,中央陸續出台一系列禁令劍指公務員各種“灰色利益”。失去了對“隱性福利”的想象,是否意味著未來公務員崗位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了?日前,一些基層公務ssd固態硬碟員“準備跳槽”或“辭職轉行”的事例在微博、微信上廣為流傳。公務員跳槽真的成了趨勢,還是“其實不想走”?
 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孫曉莉表示,中國公務員職業的ssd固態硬碟價格穩定程度高、社會地位高,帶給人的自我實現和自我榮譽感比較強,預計中國公務員報考熱還會持續下去。
  心態決定心情,心情決定狀態。公務負債整合員心態的好壞事關公共權力的履行效果,事關百姓的安危冷暖,因此必須予以足夠重視。如何看待公務員的心態之變,如何重塑公務員健康心態,是亟需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。
  心態一牢騷婚禮顧問費用滿腹,抱怨福利少了,工資低了
  近日有媒體就“中央禁令對公務員影響”在全國隨機抽取100位公務員進行調查。結果顯示,全部受訪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對其有影響,主要表現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購物卡、煙酒之類的禮品,現在很少收到了二胎。“灰色利益”被砍,有人開始跑到各大論壇發帖訴苦,吐槽“日子難過”。
  “不讓公車私用、公款吃喝,我們都能理解,但禁到最後,連一些福利都沒了,就讓人有些難以接受。”江西某縣一名副科級幹部說,他陽光工資的收入,一個月就2000多元,以往會有一些灰色收入,加上單位的隱性福利,得以在當地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,現在只剩下一點“死工資”,連維持全家的正常開支都有些吃力。
  但雲南昆明市一位副處級幹部表示,八項規定之後並沒有出現收入明顯減少,說“收入銳減”有誇大其詞的成分。機關單位還是有保障的,該發多少還是多少,只不過很多補貼就沒了。
  心態二敷衍了事,變相應付“躲風頭”
  “原來以為只是一陣風,現在相信動真格了”,這是不少幹部群眾的切身感受。因為一餐飯、一頓酒、一次公車私用受處分甚至丟了“帽子”的案例隔三差五齣現。
  然而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“四風”問題積習甚深,在某些官員那裡甚至成了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。即使在一條條嚴格的禁令之下,一些官員仍抱有敷衍了事、變相應付的心態,對於那些被查處的案例則稱之為“倒霉”、“撞槍口上了”。一些官員自認為級別高了便戴上了“護身符”,一些官員認為暗箱操作不易察覺,一些官員甚至認為逢年過節登門走訪送禮合情合理、無可厚非。同時,一些官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行為和方式也更加隱蔽,招數更加多樣。
  心態三辭還是不辭,成為一個糾結
  山東省東營市公務員華天,目前正處於內心糾結中。一方面,2013年以來,他的收入比過去降了一些,“日子越發難過了”;可另一方面,他還沒有放棄工作的打算。
  “畢竟這個工作也是好不容易考上的,隨便就說放棄太兒戲了。”華天說,據自己瞭解,身邊的同事中,也幾乎沒人有辭職的想法,“雖然大家都在抱怨,但是小地方就是這個樣子,一方面認識不夠缺乏創業的勇氣,另一方面大家對將來的待遇提升還有所期待”。
  心態四負擔小了,應酬少了,雙手歡迎八項規定
  文山會海,空話套話一大堆;吃飯應酬,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……近年來,一些幹部的負面“標簽”飽受詬病,而不少基層公職人員也對這些問題頗為不滿,視為負擔。中央禁令實施之後,一些幹部從各種應酬中脫身出來,有了更多的自主時間,或學習,或健身,或下基層,或陪陪家人,稱“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與日俱增”。
  江西某地級市政法系統一名副處級幹部周某告訴記者,他是從部隊轉業的幹部,以前無論是在地方還是部隊,喝酒都是“基本功”,因為他酒量較差,有時出差或下基層還必須帶上兩個能喝的,才能“過得了關”。“酒量不好,上了酒桌,連話都不敢多說,怕引來更多人敬酒。”周某說,如今即使上面來了人,中午一般都不喝酒,就算喝一點,也是禮節性的,這對身體和心理都是一大解脫。
  專家觀點
  “灰色利益”本就不該屬於他們
 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:中國公務員的“灰色利益”本就不該屬於他們,現在整治“灰色收入”,客觀上造成一些公務員感到收入不如過去,但這恰恰對社會有利。應當明確一點,當公務員就是發不了財,更不能發“不義之財”。
 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所長房寧:幾個公務員的說法並不能夠得出公務員就成了“明日黃花”的結論,只不過,當官不易確實應該成為一個共識。
  福建省人事廳公務員考試錄用處處長盧紹武:當下公務員仍然是“鐵飯碗”的代名詞,“考公熱”背後是現行體制的原因。因此,招考機關要科學設計相關制度,在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基礎上,努力做到適纔適用,才不會浪費人才。國家培養一名博士生,通常需要投入一筆很大的費用,如果是做科研的就應該去從事專業研究,如果是學人文公共管理專業的可以報考公務員。
  時事短評
  公務員不應成令人艷羡職業
  楊金志
  最近,有關公務員工資收入“偏低”、福利待遇減少、“80後”公務員辭職自述等引起公眾關註。對此,有人表示同情理解,更多人則認為是“矯情”。
  當前,我國社會愈加開放、多元。平心而論,穩定公務員隊伍,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,讓他們能夠依靠合法正當的收入過上正常的生活。但是,公務員職位不應成為待遇的“塔尖”。政府的財政不允許,人民群眾也不會答應。
 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、福利待遇,全部來自納稅人。相比市場化的職位,公務員這個職業的一個突出特點,就是“穩定”,穩定的中等收入、穩定的工作環境、相對穩定的升職預期以及穩定的住房、醫療、養老等社會保障。“穩定”本身,就是一項無形資產,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。
  公務員不應當成為一個令人艷羡的職業。如果所有的年輕人都打破頭要進機關,如果“升官發財”成為一些公務員主要甚至惟一的職業追求,那說明相關領域的改革還要繼續全面深入推進。公務員崗位不應該是“鐵飯碗”,有流動性才正常。如果一個在職公務員以追求財富為己任,那麼他應該離開公務員崗位,讓最能克己奉公、兢兢業業的人去做公務員。
  公務員也不應當是一個牢騷滿腹的群體。對於這種社會情緒應當引起重視,我們理應更加重視勞動保障,更加註重收入分配改革,但是,這也應當是涵蓋社會各群體的整體性考量,而不是為哪一個特定群體量身訂製。
  公務員考慮自身待遇無可厚非。公務員也是社會人,也要面臨購房、子女教育、就醫、升職、工作壓力等問題。對於合理的訴求,應當予以重視。但是,公務員更應時刻不忘自己姓“公”,他們的本職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,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。要是沒有這樣一個基本理念,思想難免就會出現偏差,難免就會抱怨付出與收入“不成正比”。而且從話語權角度看,公務員群體並非“弱勢群體”,還有更多“沉默的呼聲”需要關註和打撈。
  他山之石
  且看德國如何為官不易
  近來,隨著八項規定和反腐浪潮的持續掀起,“為官不易”成為當下中國官場的流行語。然而,與德國版“為官不易”相比,這似乎有些小巫見大巫。
  在德國,做官好比住在玻璃屋內,人品雖說不上要高大尚,但起碼誠信上不要被抓住“小辮子”,腐敗更是不要沾……
  拿反腐來說,德國前總統伍爾夫的經歷最典型。2010年走進望景宮的“帥哥”伍爾夫曾是德國曆史上最年輕總統,當了不到兩年就被指靠關係獲得優惠房貸而黯然辭職,成為德國戰後任職最短的總統。這還不算,不久伍爾夫被第二任妻子趕出家門。去年11月14日,因涉嫌受賄753.9歐元(賓館房費),伍爾夫在漢諾威地方法院接受審判,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坐到被告席的前總統。
  與國內一些腐敗官員相比,伍爾夫的“貪腐”連“毛毛雨”都算不上。700多歐元頂多是某些腐敗官員的一頓飯錢,但伍爾夫付出的代價卻極高——丟官、妻離、官司加身、名譽毀盡。
  做官先做人,品行是德國做官的“硬杠杠”。典型的案例是3年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因博士論文抄襲而辭職一事。古滕貝格僅僅因為博士論文“未充分交代引用來源”,而被迫放棄博士頭銜。古滕貝格時年39歲,風度翩翩,人氣極高,被譽為“政治超級新星”,很有可能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,但面對一邊倒的民意壓力,他不得不辭職,搭上的可能還有其政治生命。
  要求這麼高,德國當官待遇如何呢?遠沒有大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高管工資高,也沒有分房之類福利,只有極少數可住官邸,但離任時需搬出。比如,默克爾每月總收入1萬8千多歐元,部長1萬4千歐元左右,比動輒百萬、上千萬年薪的企業老總們低不少。有人說,公務員最大的好處是穩定,但德國當部長以上官員並無此優勢,算起來頂多是四年一任的“合同工”,表現不給力,乾一屆就得灰溜溜下臺。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
  網友微評
  網友“xjwlmq_
  yxf”:公務員工資低本身就是個偽命題,工資、福利、養老、醫療、職業培訓等各種待遇的總和絕對不低於中產階層的水平。
  網友“木正義子”:一些公務員的訴苦就是“矯情”,那麼好的待遇,那麼多的休息時間,誰不知道。
  網友“溪邊看飄雲”:公務員“跳槽”好比“大浪淘沙”般的凈化和篩選,淘去了為高福利、厚待遇而入仕的人,留下的人才能做好官。  (原標題:真心要走還是說說而已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jpmvb 的頭像
    tjpmvb

    Actuarial

    tjpmv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